DB3311∕T 283-2024 雷竹笋早出丰产栽培技术规程(丽水市)

ID

6E782A52AE95473CA03E03B8F78D3600

文件大小(MB)

0.63

页数:

10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0/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01,CCS B 05 DB3311,浙江省丽水市地方标准,DB 3311/T 283—2024,雷竹笋早出丰产栽培技术规程,2024-04-26 发布2024-05-26 实施,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3311/T 283—2024,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1,4 林地选择 1,5 新造林2,6 成林林分结构调整 3,7 早出丰产培育3,8 竹笋采收 4,9 修复.4,10 病虫害防治 5,附录A(资料性)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6,附录B(资料性)雷竹笋早出丰产栽培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 7,DB 3311/T 283—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丽水市林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丽水学院、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庆元县学权家庭农场、松阳县石马板栗专业,合作社,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成敏、梁朔、邓先俊、周紫球、杨艺薇、陈世通、钟子龙、季赛娟、周国,华、黄文仕,本文件属首次发布,DB 3311/T 283—2024,1,雷竹笋早出丰产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术语和定义、林地选择、新造林、成林林分结构调整、早出丰产培育、竹笋采收、修,复和病虫害防治,本文件适用于雷竹笋早出丰产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525 有机肥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竹笋早出,通过覆盖技术,把出笋时间从原来的3月提前到上一年11月~当年2月,4 林地选择,4.1 环境要求,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4.2 气候要求,年平均气温12 ℃~16 ℃,年降水量1250 mm~1800 mm,4.3 土壤条件,沙质壤土或红壤土,pH4.5~7.0,土层深50 cm 以上,排水良好,4.4 地形条件,DB 3311/T 283—2024,2,海拔300 m 以下,坡度15°以下,背风向阳,光照充足,交通方便,靠近水源的坡地,4.5 林分条件,立竹胸径3 cm~4 cm,立竹密度600 株/亩(667 m2)~800 株/亩(667 m2),分布均匀;立竹年,龄结构由1 年~4 年生组成,比例为3∶3∶3∶1,5 新造林,5.1 林地整理,5.1.1 整地,劈山,清除灌木杂草;全面垦复整地,开垦深度30 cm以上,清除土中石块、树根及树蔸等。易积,水地块开排水沟,排水沟宽40 cm~50 cm,沟深40 cm~50 cm,5.1.2 挖穴,穴规格长60 cm~70 cm、宽50 cm~60 cm、深40 cm~50 cm,在坡地上的穴长边与等高线平行,挖,穴时把心土和表土分置于穴两侧;挖穴密度为60个/亩(667 m2)~100个/亩(667 m2),均匀分布,5.1.3 施基肥,每穴施腐熟有机肥10 kg~20 kg,有机肥填入穴底,覆表土隔离,5.2 栽植,5.2.1 母竹年龄,1年~2年生,5.2.2 母竹规格与要求,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无病虫害的优良种竹;胸径2 cm~4 cm;竹鞭留来鞭10 cm~15 cm,去鞭15,cm~20 cm,鞭上具饱满健壮芽,秆柄无损伤;留枝4盘~5盘;砍梢切口斜面平滑不开裂;带宿土。枝,叶浓密需适当修剪,5.2.3 母竹运输,母竹远距离运输时,应将竹蔸用稻草或编织袋等材料包扎,并及时洒水,保持根部湿润,运输时用,篷布覆盖。搬运、装车和卸车时,应轻拿轻放,5.2.4 栽植时间,春季、梅雨季节或秋季,阴天为宜,5.2.5 栽植方法,母竹鞭栽植深度25 cm~30 cm,竹蔸和竹鞭与土密接,鞭根自然舒展,覆土分层踏实,下紧上松,再培土成馒头状,及时浇定根水。缺株在当年秋季或翌年春季进行补植,DB 3311/T 283—2024,3,5.3 幼林抚育,遇连续晴天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遇多雨天气,平地、低洼地,应及时排除积水,5.4 除草,一年除草2次,6月~7月、10月~11月各1次,铲除杂草铺于竹林地或翻埋土中,5.5 施肥,种植当年,6月~7月施行鞭肥,穴施,施肥10 kg/667 m2~15 kg/667 m2。次年和第3年,各施两次,穴施;3月~4月施催笋肥,施肥8 kg/667 m2~12 kg/667 m2;6月~7月施行鞭肥,施肥10 kg/667 m2~,15 kg/667 m2。肥料采用含量≥45%复合肥,5.6 新竹留养,挖除弱笋、小笋及退笋,其余竹笋培育新竹,6 成林林分结构调整,伐除竹园中老、弱、病竹,立竹密度控制在600 株/亩(667 m2)~800 株/亩(667 m2),分布均,匀;立竹年龄结构由1 年~4 年生组成,比例控制为3∶3∶3∶1,7 早出丰产培育,7.1 施肥,施肥时间、肥料种类、数量和方法按表1进行。有机肥有机质含量≥45%,表1 雷竹覆盖施肥汇总表,项目时间肥料种类施肥量(kg/667 m2) 施肥……

……